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椎,想到我们家乡的先辈司马公,4月4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到司马温公祠,进行踏青、扫墓活动,表达了我们对一代名相、史学泰斗生世过往的深情诉说和无尽追忆。

清明节那天下午,我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举少先队队旗,迈着矫健的步伐,奔向司马温公祠。我们的队伍像一条长龙,盘旋在峨嵋岭上,半个小时的行进,终于到达了司马温公祠。

踏进大门,首先,看到石板路两边是司马光的许多故事,如;“圆木警枕”司马公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他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可见,他读书是多么的刻苦呀!还有“典地葬妻”的清正廉洁的故事等。

沿着石板路向南,进入祠堂,十分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镶嵌于壁间的极不寻常的《杏花碑》,看到的这四块断碑,它们就是苏轼题写的杏花碑。提起这座《杏花碑》,还有一段凄楚而动人的故事。

一天,新任夏县县令王庭直探幽访胜,慕名前来拜谒司马温公祠,见废墟处长出一棵杏花树,高有丈余,树干如伞,枝繁叶茂,实为奇观。联想前事,他决定找人先挖掉这棵杏花树,看看下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果然在深土之中挖出四块断碑,一看正是多年失落的忠清粹德碑,但碑文字迹已模糊不清了。后来人们为了永远纪念这段不寻常的来历,便给此碑取了个雅名叫“杏花碑”,一直流传至今。

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想了许多,司马光生前为政刚直无私,为国竭尽赤诚,从小刻苦努力学习,以“勤俭”为美德。我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乐于助人,在学校认真学习,主动帮助后进生。勤劳勇敢,在家里帮助家长干家务。这些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美好!更重要的是还得有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辈的传统美德,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