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收音机
提起收音机,大家不会感到新鲜,而我家的这台上海产的“凯歌”牌收音机,伴随着我们这个大家庭,走过了近50个春秋。现在打开这台收音机,仍能清楚地听到一些电台的节目。
50来年前,我正在上小学。那时,我们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全家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钱,我的父亲决定要买一台收音机,得到全家多数人的同意。特别是我听说父亲要去买收音机,高兴得又蹦又跳。就这样,我的父亲骑着自行车,往返几百里路,在河北省肃宁县用73元5角人民币买来这台收音机。要知道那时的70多元钱,对一个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收音机的到来,可以说给我们这个家庭和整个村庄带来了快乐。那时,村民们白天都要去生产队劳动,晚上就没事了。吃罢晚饭后,我父亲就把收音机拿到大街上让大家听。村民们围坐在收音机旁,津津有味地听着里面的节目。当时的文艺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和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还有新闻、天气预报等等。那时,没有电视,人们一年也看不了几场电影,听收音机成为大家的主要娱乐方式。
我跟着收音机学会了很多样板戏唱段和歌曲。上小学时,我首先学会了当时要求会唱的五首历史歌曲,并教会了全体同学,老师和同学们非常高兴。上初中时,我学会了快板书《奇袭白虎团》。那段快板书全长15分钟,手中没有稿,我完全凭着听广播产生记忆背过的词,参加了多场演出。我上初中时第一次用普通话朗读的课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受到老师的肯定。从那以后我就跟着收音机加大了学习普通话力度。
上高中后,课余时间开始和河北电台播音员通信,得到该台老师们的热情指导。这一点当时出乎我的预料。我还参加了学校文艺队的领诵、运动会播音、展览解说、校园广播,跟随公社电影队做宣传等活动。这些都为我后来走上播音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这台收音机帮了我不少的忙,成了我的好伙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