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于郑重
梁漱溟先生说:“人生有三种境界:逐求,厌离,郑重。”所谓“郑重”是指对生活抱有沉甸甸的感悟后,而开始郑重其事地用心去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无论经历什么,或浮躁的,或平凡的,或单一的,或斑斓的,在时光洪流的冲刷下,终应将生命归于郑重。
行走的速度过快,以致错过了沿途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先生一语到道破了当代人的空虚。旅行的路上,景色不是固定于那一个个所谓景点上的,你所踏过的每一步旁边都有着不可复制的美丽。作为旅人,只专注于行走,便失去了旅行的本质。“旅行者的脚步嵌进了泥土,以示其对自然美之尊重。就像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等一等,慢些儿,然后才心怀郑重出发。
不似那狂狷少年,看重名利而慕于荣宠,范仲淹反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之句明其志向。宦海沉浮多年,他虽已厌弃污浊的世俗,却因心系天下而不忍离去。从某个角度来说,那天下便是他的生命,所以他能有一颗不汲汲于外物的心,而这样的心,往往是经历沧桑而后觉,看透浮华而郑重待世。尽管世事多有沉浮变故,天际常存不测风云,我们也应以一颗归于郑重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冷眼看世间沧桑。
尼采在他喜爱的角落沉思,以笔尖写下他不朽的思想:“自我厌倦了寻找,我便学会了找到。”泰戈尔在世界的另一头生发出与此具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最后合上眼,你原来在这里。”这是一种怎样的从容和火气!开始时被世俗裹挟,到最后是灵魂的回归,那就是在深邃的迷茫后看了转角处的光亮。而那光亮就是深潜于心底的希望。世人唯郑重能成事,正是因为他能寻到那光亮。生命唯郑重能长久,因为只有郑重才能冲破黑暗的雾霾,看见生命本质的纯白,进而增加生命的厚度。
最为深刻的生命,应是看着光阳流逝,而心中仍保持一抹亮色;最为深刻的生命,应是有一颗明亮的心随思想起舞;最为深刻的生命,应是在繁华过后,将所有过往沉淀,化为心中坚定的信念,郑重面对生命的变故。
一弯清月,二盏香茶,配以三抹淡然,如遗世的美好。这样隔绝了世事纷扰,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以郑重引导自己的行为。不理会世俗嘈杂喧闹,而带一丝微笑,正是心中成熟的最佳体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