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炎帝陵时天上正飘着小雨,雨给整个炎帝陵蒙上了一层薄纱。

细雨落在午门上,使午门的红漆愈发殷红,在环山翠绿环抱之中格外显眼。进午门正中,终于看到了这个号称“神州第一陵”的概貌。

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伫立于行礼亭正前方。用手轻抚,冰凉之感霎时传到指尖,传到心头时却是一种肃穆之感。边角的雕花里满是青苔,不再是棱角分明了,仅仅能辨清这雕的是什么罢了——岁月流逝,带来了许多,也带走了许多。扶着石栏杆,一步步踏上石阶,一尊巨大的香炉逐渐呈现在眼前。快步走过香炉和行礼亭,便是陵殿了。

陵殿正中是一座以红色花岗石雕制的炎帝雕像,炎帝一手拿着谷穗,一手握着耒耜,寓意开拓农耕文化。微笑无疑为他增加了几分亲和力。炎帝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太多太大的贡献。他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耕而作陶,始造明堂;削桐为琴,始作蜡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威天下。炎帝穷其一生为人民谋幸福为部落谋发展,这种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沿传至今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意抬头中瞥见了大殿门额的一块牌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炎黄子孙!这个充满着优越感的称号,这个代表并只属于中国人的称号,这个曾经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源泉的称号。我就站在那注视了它许久。周围安静得只能听见屋檐上鸟鸣嘤嘤与雨水从檐角滴落的滴答声……

炎黄子孙也好,华夏文明也罢,其所歌颂的,所让人铭记的就是这称号背后的炎、黄二帝。也许岁月流逝,这炎帝陵将不复存在,但岁月带不走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璀璨的华夏文明,是那一个有一个为中华民族发源、发展、兴盛、绵延做出巨大贡献的身影。

怀着敬意,走出炎帝陵。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黄色的土地上,一片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