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听见大人们说要做“善良的孩子”,儿时的我懵懂无知,以为对他人好就是一种善良。渐渐地长大些,我才明白,善良是根植于内心的,它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光芒。

从小母亲就说我性子活泼,为人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可是,有时候这种开朗的性格常让我很困惑。两个要好的朋友遇到矛盾,其中一人向我哭诉对方的不是时,我总是义愤填膺,满腔热血地“主持正义”,往往结果是安抚了一个好朋友,却换来了另外一个好朋友的不理解和生气。那时,我就特别不明白,我的正义,我的善良怎么相反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我开始对自己的“善良”进行反思。

我也忘不了曾经自己的善良面对着的却是漠视。忘不了那天在学校吃午饭时,那名女生因为没有带勺子,那张焦急而无助的脸。虽然我们相识不久,但我却义无反顾地到处向其他同学打听,帮她借到了一双筷子。可是当我们两人再次面对面遇见时,她好像已经不认识我了,我面对着的是一张冷漠的脸和冰冷的语气。那时,我就特别不明白,我以为的善良在别人眼里怎么如此无足轻重?我对自己的善良产生了疑惑。

直到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外地旅游时,迷失在了错综的胡同里,满心着急时,一位叔叔及时伸出了援手,那一句“我带你们去吧,这点小事没什么的!”一直飘荡在我的耳边,我至今忘不了叔叔当时满头大汗的脸。我问妈妈:“叔叔明明可以只指个方向,可是他为什么坚持自己为我们引路?”妈妈说:“这是一种善良,尽管我知道的只有一点,但我也会竭尽全力的去帮助你,哪怕没有回报。”

后来,随着时间的积累,我渐渐理解了妈妈那句话的含义。原来善良不是一味地付出,它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善良是发自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是不求回报和索取的;善良带给人们的快乐是不需要言语来表达的。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那种温暖动人般的陪伴,伤心失意时的关心,难过沮丧时的鼓励……,不仅仅是对他人,更是源于自己内心的那份快乐。在繁花般的岁月里,我渐渐领悟到那份沉淀的善良!